夏天除了躲在空調房外,最好的消暑方式非游泳莫屬。未走進游泳館,就已經在門外聞到那股熟悉的消毒水味了。
雖然本能地對化學藥劑有抵觸情緒,但游泳池里的消毒水卻讓人莫名安心。
殺菌滅毒能力快速高效之外,對人體的刺激性還小。
不過有一點,大家應該都誤會了。其實這股標配的“消毒水味”,可能還真不是氯消毒水的鍋。
或許我們還得問問那些經常在游泳池中小便的人。
氯,確實是這個味兒。
但按理論來講,整個游泳池中氯的濃度已很低,低到我們不可能聞得出來了。
那平時這“消毒水味”哪兒來的?
原來是氯與水中的含氮化合物反應,生成了一種消毒劑副產物——三氯胺(NCl3)。
三氯胺的揮發性極高,很容易從水中飄到空氣里。所以我們才會無時無刻不沐浴在這種氣味中。
三氯胺在泳池中11中揮發性副產物中揮發性最強
那么問題又來了,與氯反應的大量含氮化合物又從哪來的?
答案是,人類毛發、汗液以及……尿液。而尿液,是最大的來源。
面對現實吧,有泳池的地方,就必然有尿。
一直以來,在泳池中小便也是許多人不對外張揚的小秘密了。
那究竟有多人把泳池當露天廁所?真相可能讓人更絕望。
美國水質和健康委員會的調查顯示,每五個美國人中,就會有一個人承認曾在泳池中撒過尿。
但現實可能比這還要糟糕,畢竟總會有些做了又羞于承認的人。
而另一個來自Travel Zoo的線上調查則更駭人,有接近50%的人都曾在游泳池中做過這種齷齪事。
由此可見,游泳池中有多少尿,通過調查方式得到的答案并非十拿九穩。
此外,尿液與汗液中也有許多成分重疊,還會與消毒液等反應,想要精確檢測也并不容易。
所以,一個泳池中能有多少尿?還真是一個未解之謎。
直到2017年,科學家才找到了靠譜的檢測方法,把泳池內具體有多少尿液整得明明白白的。
而這尿液里的證據,居然帶點甜。
acesulfame-K
人工甜味劑——安賽蜜(acesulfame-K),大量地存在于食物中,卻不會在人體內被代謝。
反正吃了多少,通過泌尿系統排出來時就會是多少。而且這種物質在水中也很穩定,不受其他物質影響。
所以,只要分析泳池中的安賽蜜含量,經過推算就能知道泳池中究竟有多少尿了。
經過對十幾個池子的抽樣實驗,研究人員發現,加拿大泳池的水中有將近0.01%(萬分之一)的尿液。
萬分之一大概這么多
是不是感覺這也沒多少吧?那我們再來做一道數學題。
一般來說,一個小型游泳池的規格為25米(泳道長度)×18米(泳池寬度),相當于45萬升水。
換算下來,這其中會有45升的尿量,能灌滿30瓶1.5升的大可樂。
想象一下,好好一池子水,有人在旁邊倒下滿滿當當的30瓶大可樂的尿。
畫面夠不夠直觀?
不過最可怕的,還屬溫暖的澡堂池子。檢測出來的的尿液含量,一般已超過等大泳池的20倍。
曾有人透露,幾乎所有水上競技運動員如游泳、水球選手等,都習慣直接將泳池當做尿池用,堪稱公共衛生恐怖分子。
如奧運冠軍菲爾普斯、羅切特這些頂級選手,都曾透露過自己不止一次在游泳池中小便。
他們一跳進水里,就必須待上幾小時。這個過程中尿急是不可避免的,而專門爬上岸方便卻又覺得太麻煩。
“我覺得每個游泳運動員都會在池里撒尿”,見畫面陷入尷尬,菲爾普斯還補充道,“這并非什么十惡不赦的事”。
理由是,泳池里的消毒液有神奇的魔力,能起到清潔尿液的作用。
但尿在池里真如菲爾普斯所言,除了惡心點以外完全沒問題嗎?
確實,尿液本身的害處并不大。但可怕的,還是文章開頭提到的消毒劑副產物。
尿液中與氯的反應產物,除了味道大之外,還會刺激人類呼吸系統與肌膚。
有3種蛋白質能破壞保護肺的細胞屏障,而三氯胺則是這3種蛋白質的觸發器。
這將導致肺部滲透性增強,讓致敏原暢通無阻地進出,從而引起或加重哮喘。
有研究顯示,經常游泳的兒童,其體內的這3種蛋白質水平與經常抽煙的人一樣,增高到一定水平。
所以一般建議,年齡小于7歲的兒童,是不適宜學習游泳的。
除此之外,消毒劑副產物也是我們眼睛的克星。游泳時,眼睛會變得發紅灼熱就是拜它所賜。
一旦進入人體,這些物質將會對心、肺、中樞神經組織及其他器官產生不良的影響。
所以往泳池里尿尿,還真的等同于給自己和他人投毒。
其實消毒水,也并不是萬能的。泳池里的水越久沒換,情況必然會變得越糟糕。
人類排出的臟東西越多,那么水中就會被投入更多的氯。這樣產生的消毒副產品,也會日積月累地增多,影響不容小覷。
所以說,優質的游泳池,應該是沒有味道或是味道極小的。“消毒水味”大,并不能等同于“安心”,反而更需操心。
當去游泳館時,水很清、味很重,而且大家都滿眼發紅,就需要注意了。
此外,泳池也有消毒水奈何不了的東西。人們總是錯誤地認為,氯氣能殺死任何細菌,但事實并非如此。
氯對大多數原生動物的作用就不大,如賈第鞭毛蟲(Giardia lamblia)和小球隱孢子蟲(Cryptosporidium parvum)。
前一種主要會引起腹瀉,后一種則會導致嘔吐。
小球隱孢子蟲
所以大多數時候,喝了池水回家上吐下瀉就是它們的鍋。
據調查顯示,未成年人游泳45分鐘時吞進的池水體積大約為37毫升,成年人則在16毫升左右。
想要解決以上問題,唯一的辦法就是勤換水。但在現實中,換水成本又太高,大多泳池中的水是常年不換的。
不徹底換水已是個公開的“秘密”,只要各項指標及格便能照常營業。一般情況下,泳池所有者只需根據規定進行部分換水、加水。
只是因為監管不嚴,結果同樣令人堪憂。幾乎每年夏天,都會有一大批游泳場所被爆出水質不達標。
當然,我們也不能就此因噎廢食。泳還是照游,但盡量找信譽好,管理規范的游泳館。
也希望那部分控住不止體內洪荒之力的朋友,請盡量克制一下。
別以為別人不知道,就能肆意往詠池里尿尿。如果某一天真的有人發明了“尿液變色檢測劑”,那尷尬的可能就是自己了。